思想起之古董NEC笔电大部分解
前几天到老朋友家拜访, 闲聊之余眼角突然撇到在角落有一台NB在那边供蜘蛛筑巢. 随口问了下老友, 原来那台是他当年出社会买的第一台NB. 现在虽然不能用了, 但毕竟是用自己第一份薪水买的, 也捨不得就这样丢到垃圾桶去. 于是乎就一直摆在那当个装饰品.
当下就和朋友说不如把它拆了, 我会在blog写篇文章好好纪念你的第一份薪水的. 所以就在朋友家当场拆了起来. 现场工具有限, 不过还好有这起子工具组, 应该就可以应付了.
就是这台NEC的NB, 光看外表也知是他年事已高. 这年头大概只有军用笔电有这样厚实的外型.
看看这个厚度, 几乎要跟一罐AD一样高了
用侧面立着都不会倒… 太勇猛了.
看看这侧面, 体型是不是有现在的桌上型準系统的影子. 想到很久以前大家也都是背着这样大台的NB到处跑来跑去, 想到实在觉得科技进步飞快.
正面照, 可以清楚看见喇叭孔. 不过外型有着圆滑的设计, 不亏是出至日系设计, 早期的NB大部分都是很方正的外型.
再来看看侧面, 有耳机麦克风插孔, 还有少见的音量调节滚轮.
NB后方的插孔可说是应有尽有, 各式各样外接讯号源都有了. DVI, AV-in, 连现在几乎看不到的IEEE1394, print port都有, 还有两个USB耶!
右侧面则简单了一点, DVD player跟软碟机. 软碟机耶! 现在连磁碟片几乎都没看过了.
腹部可以看到三块小板子, 背后有什幺玄机勒? 我们继续往下看吧.
打开看看, 跟现在一般的NB没什幺差异.
看完外观, 是时候拆解了. 那就先从面板开始吧, 首先先把隐藏版的螺丝找出来, 那些小豆豆塑胶点挖开就可以看到了.
拆掉螺丝, 取下前面塑胶框. 还看的到点灯器(inverter), 这就是传统的NB设计, 也是导致当时NB的大小一直无法缩小的原因之一.
鬆掉面板旁的支架. 来看一下面板吧!
2001年的面板, Made in Taiwan, Acer Display Technology, 当时的ACER可是有面板厂的, 叫做达基. 后来和联电的面板厂联友合併后就变成现在大家知道的友达.
点亮面板一定需要LVDS讯号源
看到这背板, 抗磁三宝用了两个! 铝箔跟泡棉.
这条延伸到上盖的cable线是干什幺用的呢?
是为了点亮前面的这个LOGO.
分别拆开背面的三块小板, 原来是记忆体插槽
两张64M的记忆体, 现在丢在路边应该也没人要捡了吧! 想到现在的ram都是以G为单位了... 一边拆一边思想起...
网路卡插槽
拆下来的网路卡
这最大块的, 不用多说, 应该是硬碟吧.
虾米? 不是! 原来是电池, 那硬碟看起来是被包在机台里面啦, 不能随心所欲的更换. 但这电池也大的太夸张了吧! 不过却只有3800mAh, 还记得之前拆Galaxy Tab 10.1的超薄电池吗?
Galaxy Tab 10.1 的小电池有7000mAh... 科技实在太恐怖了!
后面三块板子拆完, 研究了一下, 看起来还需要拆解其他的螺丝才有办法整台拆开. 让我慢慢的一个一个把它解决吧.
在touch pad旁还有塑胶壳当护板, 果然是日系商品, 非常注重小细节.
拿掉键盘上的功能键板, 先看到一小块PCB控制板
拆开螺丝可以发现在电源附近有加装散热的小风扇耶!
旁边那块用导电胶带贴起来的盖子打开一看, CPU藏身在此. 所以刚刚的小风扇在旁边也算是合理. 不散热一下子就烧掉了吧! 有人看的出来这CPU的型号吗?
键盘拿掉之后, 总算看到硬碟.
在把中间的铁片拆开, 可以看到就是主机版本体, 光碟机和软碟机.
拆解这台其实不太容易, 因为螺丝颇多且机构设计又环环相扣, 所以拆解花的时间满多的, 这次的大部拆解就先到这边, 给各位怀旧一下啰!
其他热门推荐文章
全球首发 拆解 Galaxy tab 10
超级书!! Ultrabook会赢吗?
Lenovo热情红ThinkPad Edge 13" 开箱